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强力循证,前所唯有——唯思沛?(IPE)中国上市会在京举行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3/9/11 14:29:38    加入收藏
 关键字:IPE 

编者按:2023年9月8日,第34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3)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3)召开第二日,备受关注的“唯思沛®(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中国上市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及医学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IPE开启中国血脂管理新篇章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Bichat医院Gabriel Steg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道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王箴教授等数十位国内外大咖出席会议,先后进行主题报告或参与学术热点讨论。

唯思沛®中国上市会合影
 
马长生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马长生教授首先为会议召开致辞,他表示,多年来,临床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但对甘油三酯(TG)管理一直缺乏信心,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给强化TG管理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增加了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信心。REDUCE-IT研究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代表性研究,其结果表明IPE可将心血管事件减少25%,令人惊喜。希望未来在中国,IPE能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改善预后,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及预防。

唯思沛®中国上市会启动仪式

随后,与会嘉宾共同点亮了象征着唯思沛®中国上市会正式启动和心血管防治事业开启新篇章的希望灯塔。

芮晓先生致辞

亿腾医药(EDDING)市场副总裁芮晓先生为会议召开致辞。他表示,唯思沛®已于2023年5月29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用于降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00 mg/dL)成年患者的TG水平,是迄今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TG治疗药物。“NMPA批准唯思沛®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唯思沛®在中国的应用,通过加速扩大药品的可及性,实现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让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得以从这款创新药物中获益。”

 

之后,与会嘉宾围绕IPE在血脂管理和心血管风险防控中的应用,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共识出发,展开主题报告和进行热点讨论,以期为中国临床深入了解和切实用好新方案(IPE),从而使更多中国患者获益,提供重要参考。

 

新证据,新指南

循证基础:REDUCE-IT研究再回顾及IPE新进展

 

Gabriel Steg教授作报告

推动IPE被中国及全球其他国家批准用于血脂管理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来自REDUCE-IT研究。Gabriel Steg教授是该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b期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他在报告中不仅回顾了REDUCE-IT研究的重要结果,而且分享了IPE相关最新研究进展。

 

REDUCE-IT研究旨在评估IPE对基于他汀类治疗LDL-C控制在41~100 mg/dL(基线中位值1.9 mmol/L),TG水平升高在135~499 mg/dL(基线中位值2.4 mmol/L)之间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占71%)或糖尿病且伴有1种及以上心血管风险因素(一级预防,占29%)成年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降低作用。

 

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给予4 g/d的IPE可显著减少25%的主要心血管事件(5P-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需要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1],详见图1。

图1. REDUCE-IT研究:IPE使5P-MACE降低25%(引自讲者幻灯)

Gabriel Steg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EDUCE-IT研究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是迄今唯一证实降TG药物可改善心血管预后的研究。他强调,除主要终点外,次要终点事件也获得了持续降低;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IPE给既往心肌梗死、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患者带来一致性获益,特别是ACS人群,获益大且安全性很好。此外,近来研究发现IPE亦可使糖尿病等更多患者获益,期待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以支持临床扩大IPE治疗适应证。

 

指南共识:推荐Omega-3脂肪酸(IPE)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

 

李建军教授作报告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国人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且近年来人群中TG水平和HTG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来研究表明,TG和TRL-C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发生及主要事件风险存在独立正相关关系(因果关联),可能是ASCVD剩余风险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我国TG管理进行优化。

 

李建军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2]关于通过TG管理来防治心血管疾病(CVD)的建议。该共识指出:目前证据仅支持高纯度和高剂量的EPA治疗可以为ASCVD患者带来心血管获益,ASCVD高危/极高危患者,在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如TG仍大于1.5 mmol/L(135 mg/dl),建议使用大剂量IPE(4 g/d)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

图2.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意见(引自讲者幻灯)

IPE具有降低TG、抗栓和抗炎等多方面益处。虽然Omega-3脂肪酸不论是EPA和(或)DHA制剂均具有肯定的降低TG及TRL-C作用,但只有IPE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国内外主要指南共识推荐大剂量IPE用于ASCVD的防治。总体而言,基于REDUCE-IT研究的强力循证结果,全球已有50多部指南、共识或科学声明推荐IPE用于TG管理,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从左到右依次为:陈桢玥教授、Gabriel Steg教授、马长生教授、袁祖贻教授、孔祥清教授、李建军教授参与讨论

 

新方案,新篇章

降脂新概念:高纯度EPA,多重心血管获益

彭道泉教授作报告

彭道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IPE是一种高纯度ω-3脂肪酸(EPA含量>96%),与很多已上市的混合型ω-3脂肪酸药物不同,IPE只含EPA,其在吸收过程中被去酯化为活性代谢物EPA而发挥作用,不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不升高LDL-C水平。

 

此外,数项心血管结局研究分析发现,用药后EPA达到并维持高水平是心血管获益的关键[3-7],而高纯度IPE制剂则是EPA高水平的有力保证。REDUCE-IT研究发现,IPE显著降低包括TG、非HDL-C、ApoB、hs CRP等多种关键血脂指标及炎症指标。而与EPA不同,DHA会干扰或抵消EP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有益作用。INSPIRE研究发现,当EPA联合DHA时,较高的DHA水平会削弱EPA的心血管获益。

 

不仅是降低TG,IPE还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全过程,具有膜稳定、抗炎、抗栓、抗氧化和逆转斑块等多重作用机制,包括控制早期脂蛋白滞留和蓄积,中期抑制脂蛋白氧化、炎症反应和泡沫细胞形成,中晚期稳定纤维帽和缩小坏死核心形成,以及晚期预防不稳定斑块急性破裂和血栓形成。IPE已经超脱于传统降血脂概念,可通过多重作用机制降低心血管风险[8]。

 

总体而言,IPE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具有多重心血管获益。目前,已有11部新版中国指南和共识积极推荐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联合IPE以显著降低ASCVD风险或卒中复发风险。

 

中国证据:IPE用于中国重度HTG人群安全有效

 

王箴教授作报告

今年6月,由葛均波院士牵头、49家中心共同参与的IPE首个在中国人群进行的大样本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于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杂志正式发布,该研究旨在评估IPE在中国重度HTG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王箴教授是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她在会上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

在设计方面,中国Ⅲ期研究与国外MARINE研究一致,同样入选重度HTG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以上、TG水平在5.6 mmol/L~22.6 mmol/L之间,研究过程中根据病情可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监测一周后随机分配至4 g/d IPE组、2 g/d IPE组和安慰剂组。

结果显示,IPE可显著降低中国人群TG水平且安全性数据良好。IPE(4 g/d剂量组)使组内TG水平较基线平均降低28.4%,且不升高LDL-C水平(表1)。同样,MARINE研究中,4 g/d IPE组相比安慰剂组,TG浓度降低了26.6%,且不升高LDL-C水平。两项研究获得的TG降幅一致,耐受性均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表1. 主要终点:TG水平自基线至12周的变化(改良意向治疗人群)(引自讲者幻灯)

此外,研究还发现,IPE亦可显著降低非HDL-C、VLDL-C和VLDL-TG等其他TG相关血脂靶点水平。不同亚组人群,包括年龄组(≤65,>65岁)、性别、基线TG水平(≤8.5,>8.5 mmol/L)、基线有无糖尿病以及基线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均能看到TG水平的降低。总体而言,IPE可以广泛地降低TG水平和TG相关血脂靶点,这间接提示了IPE降低ASCVD风险的可能作用机制。

在报告中,王箴教授还特别强调,TG与其他血脂干预指标密切相关,被国内外指南视为ASCVD干预的关键指标。而中国人群TG水平及HTG患病率高,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所有HTG人群均需要关注ASCVD风险管理。中国《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亦推荐在他汀类充分治疗基础上,HTG患者应加用IPE以降低ASCVD剩余风险。

 

IPE开启中国心血管剩余风险管理的新篇章

 

钱菊英教授作报告

心血管剩余风险是目前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后仍存在较高的ASCVD剩余风险,心血管事件仍呈不断上升趋势[10-18]。近年国内外权威指南也同样开始强调关注ASCVD风险评估,重视心血管剩余风险的管理。

 

钱菊英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以TG水平为代表的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心血管剩余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全因死亡密切相关。TG目前已被国内外指南视为ASCVD干预的关键指标。《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建议ASCVD患者及高危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TG>2.3 mmol/L,应考虑给予大剂量IPE(2 g,2次/d)以降低ASCVD风险(推荐级别为II a,证据等级为B)。

 

正如REDUCE-IT研究所显示的,LDL-C已治疗的背景下,联合IPE可进一步降低25%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唯思沛®是迄今唯一具有降心血管事件直接循证证据的降TG处方药物。IPE获益与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抗炎症、抗血栓和降TG多重作用有关,可直击ASCVD剩余风险管理三大核心策略,是降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优选方案,将助力开启中国心血管剩余风险管理的新篇章!

从左到右依次为:严晓伟教授、钱菊英教授、彭道泉教授、谭宁教授、郭远林教授、王箴教授参与讨论

在上市会最后,大会主席马长生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唯思沛®中国上市会举办得非常成功,不仅学术氛围浓厚而且互动轻松有趣。“在各位专家教授的带领下,有了循证证据支持的药物助力,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提高心血管诊疗的质量”。与此同时,他也呼吁大家携手进入大规模RCT时代,共同面对临床在创新时代的这一巨大挑战,真切地希望将HTG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防做得越来越好,也希望中国的临床研究越做越好!

 

马长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了HTG管理和强化TG管理的重要性,以及IPE在剩余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IPE作为具有降心血管事件直接循证证据的降TG处方药物,是预防ASCVD的标志性药物,对于国内优化TG管理是一大突破,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最后,期待IPE惠及更多中国HTG患者,推动中国心血管医疗行业向着更好、更快和更强的方向发展,共迎(赢)唯(未)来!

 

特别鸣谢

 

陈绍良教授、陈桢玥教授、Gabriel Steg教授、郭远林教授、孔祥清教授、李建军教授、马长生教授、彭道泉教授、钱菊英教授、谭宁教授、王箴教授、严晓伟教授、袁祖贻教授

根据首字母拼音排序、不分先后

 

参考文献:

[1] Bhatt DL, Steg PG, Miller M,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with Icosapent Ethyl. Reply. N Engl J Med. 2019 Apr 25;380(17):1678. doi: 10.1056/NEJMc1902165.

[2]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 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2):116-1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2.002.

[3] Yokoyama M, Origasa H; JELIS Investigators. Effects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rationale, design,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pan EPA Lipid Intervention Study (JELIS). Am Heart J. 2003 Oct;146(4);613-20.

[4] Itakura H, Yokoyama M, Matsuzaki M,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sma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1;18:99-107.

[5] Endpoints, Cardiovascular Death, and. Total Mortality by On-Treatment Serum EPA. Bhatt DL. ACC/WCC 2020, Chicago (virtual).

[6] Randomized Trial for Evaluat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 Statin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AHA2022.Nov 6.2022.

[7] Am Heart J. 2023 Mar;2571-8.

[8] Sherratt SCR et al. Role of Omega-3 Fatty Acid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Debate Continues. Curr Atheroscler Rep. 2023 Jan;25(1):1-17.

[9] Wang Z, Zhang X, Qu Y, et al. Icosapent ethyl therapy for very high triglyceride levels: a 12-week,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in China. Lipids Health Dis. 2023 Jun 10;22(1):71. DOI: 10.1186/s12944-023-01838-8.

[10] Sacks FM, Pfeffer MA, Moye LA, et al. The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1996;335(14):1001-1009.

[11] Shepherd J, Cobbe SM, Ford I, et al.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pravastatin in men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West of Scotland Coronary Prevention Study Group. N Engl J Med. 1995;333(20):1301-1307.

[12] Long-Term Intervention with Pravastatin in Ischaemic Disease (LIPID) Study Group.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with pra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 broad range of initial cholesterol levels. N Engl J Med. 1998;339(19):1349-1357.

[13] Downs JR, Clearfield M, Weis S,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with lovastatin in men and women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 results of AFCAPS/TexCAPS. Air Force/Texas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Prevention Study. JAMA. 1998;279(20):1615-1622.

[14]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2 Jul 6;360(9326):7-22.

[15] Shepherd J, Blauw GJ, Murphy MB, et al. Pravastatin in elderly individuals at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PROSPE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2 Nov 23;360(9346):1623-30.

[16] Colhoun HM, Betteridge DJ, Durrington PN,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torvastatin in type 2 diabetes in the Collaborative Atorvastatin Diabetes Study (CARD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4 Aug;364(9435):685-96.

[17] Sever PS, Dahlöf B, Poulter NR, et al. Prevention of coronary and stroke events with atorvastati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ho have average or lower-than-average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Lipid Lowering Arm (ASCOT-LL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3 Apr 5;361(9364):1149-58.

[18] Ridker PM, Danielson E, Fonseca FAH, et al.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N Engl J Med. 2008;359(21):2195-2207.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文章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1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